初探北京昌平辛庄艺术村

初知辛庄,是源于法大93级师兄金振豹的推荐。

金师兄可是一个传奇人物,读过博,留过洋,又曾是大学老师和律师,但因为突然查出患有淋巴瘤,医院辗转治疗都不佳,只得寻求自我愈疗法,先是从北京到云南自行车骑行2000多公里,肿瘤缩小二分之一,后是开始练习以道家为基础的静修。两年前,更是索性卖了北京城里房子,辞了工作,搬到农村郊野,租着农家院子,又开了一个三和静修中心,每日参禅悟道,修身养性,开课授业,还写了一本几十万字的文集《疾病:成长和转化的契机》。

一日,和微信小群里几位法大师兄探讨哪个地方宜居的话题,刚和旅行家桑磊师兄聊到云南大理,这时,金师兄对我说:“书琴你到辛庄来住吧,不用跑太远,幼儿园教育肯定全国一流,社区的文化艺术氛围比大理浓厚。”

于是我记住了昌平辛庄。特意到网上一搜,发现原来是一个艺术村。虽然百度上对辛庄的介绍很少,虽然不如北京的798、黑桥、宋庄、草场地等艺术区那么知名,但我直觉是一处值得考察与探幽的好地方——

*摘自辛庄学堂艺术教室*北京,燕山脚下,小汤山向北的昌平兴寿镇,有一个宁静、美丽的小村庄-辛庄,京密引水渠从村前流过,高大的白杨树耸立在水边道路两旁,“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驻村艺术家们汇聚于此,怡然自乐地生活,自由创作与表达,中国传统的琴棋书画与音乐、舞蹈、戏剧、视觉等当代艺术的融合,极具浓厚多元的人文气氛,逐渐形成国际艺术村的部落群。“采篱东南下,悠悠见南山。”这里也是南山华德福学校和社区,两百余户的学生家庭落户辛庄,村里陆续兴起的辛庄师范学校,社区图书馆,爱心超市,辛庄小馆、酒吧,晓智有机生活馆、一普提素餐馆、饺子馆、蓝房子艺栈等民宿,满足日常生活样样不缺。不出村落,看展览和电影、听音乐会,衣食团购、社区爱心互助群组,各种学习培训以及丰富的文娱活动,营造出一派自然、和谐、生机勃勃的美好生活景象,俨然成为令人心驰神往的当代“桃花源”。

没过几天,金师兄告知我,他要在辛庄艺术馆筹办一场音乐会,邀请的是世界级男高音歌唱家李梅里和鲁特琴大师马修,两人将联袂同台演出欧洲早期的古典音乐。门票很便宜,大人80元,孩子40元,这么难得的机会,我便决定带俩孩子去看看。

11月12日下午2点,我除了带自家两孩子,又带上女儿的同学雅文和文君。很惭愧,我不会开车,也不敢开车,只好选择了打70元的黑车。从天通苑出发,其实也就20公里的路途,但停停堵堵,开了近一个小时的车程。

风景这边独好。尽管已经是初冬,但郊外不再有高楼大厦,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视野显得极其开阔,草莓大棚一座连一座,高大的白杨树齐刷刷的向天空伸展,桃树杏树们的叶子都落光,却反而尽显枝干那种遒劲之美,一簇簇、一排排、一片片地收入眼际。

我不断对孩子们说:“快看!快看窗外!”然后情不自禁叹息道:“连冬天都这么有味道,春天该是多美!”

百度导航到“辛庄小馆”,终于辗转到了辛庄村入口。下车,起身一看,大河畔,小桥边,好一条笔直流畅的林荫道!

我带着孩子们一边走一边问路。兜兜转转中,看到三三两两的村民,还有三三两两的狗。一看到孩子们,狗儿就凑了过来。

之前,我曾听说辛庄的狗不怯生也不咬人。耳听为虚,眼见为实。这次,我们真见识了!的确,辛庄的大狗看上去凶悍,但实际很温柔,热情洋溢的往人身上凑,逗得我家儿子哈哈大笑。

之前,也听说辛庄是零污染村庄,村民们为了造福自然,发起“垃圾不落地”的环保工程,果然,村里小路干干净净,几乎看不到什么公共垃圾箱,而村里的墙上贴着“两桶两箱分类法”与“如何制作环保酵素”的广告宣传牌。

 

 

没走多久,就看到辛庄艺术馆了。据说这是一所由生活在辛庄的艺术家私人投资建造的非营利公益性艺术场馆。馆内装修一点也不豪华,甚至可以说非常朴素简洁,上下两层,红色的砖墙上挂着村里艺术家的水墨画展览。土坯房里陈列着一些很萌的小雕塑。

文君是个非常有心的姑娘,随身带着写生画本,对着艺术馆旁边的那颗枯藤老树就临摹起来,雅歌和箴言则偎依在文君旁边观看,而雅文嗅着手中的小雏菊,孩子们在一起就是美好。

最吸引我的,是馆内那些弹着吉他的男孩女孩,尤其几个身材修长、相貌娟秀、长发披肩的少女,真是青春盈盈。一问才知他们是南山华德福学校吉他社的学生们,今天在艺术馆一边练唱,一边义卖他们的创作光盘。

据说,辛庄约三百户人家,其中一半都是从城里迁过来的南山华德福学校家长,还另有几个奇人高士也隐居于庄内。

参观完画展,我们便打算沿着这座看似貌不惊人,实则藏龙卧虎的村子探秘。

没逛几步,正好看见前面两个村童模样的八九岁小男孩和小女孩,走进一个门扉虚掩的小院子里,我直觉那将会是一处有趣的地方,便快步跟了过去。

没想到,一只巨大无比的黑狗立刻扑上来,我慌了慌神,小男孩转过头,摸摸黑狗的头说:“乖,别叫!”黑狗立刻安静下来。

环顾四周,我顿时被震撼了,情不自禁停下脚步,到处都是厚厚的金色落叶,地面上,屋檐上,竹从上,石桌上。北京冬日的韵致,在郊外这个质朴的小院子里,一览无余……

“这是谁家的院子?太美了!”余光一扫,犄角旮旯中一块不起眼的牌匾——辛庄老年活动中心。

“我们经常来这玩的。前面还有呢——你们要不要过来?”小女孩自告奋勇的指着前方。

哇,前方——竟然是一条小河!河边还有一个小动物园!河下还有一只小乌蓬船!

动物园不大,一层一层喂有鸽子、鸭子、鹅、孔雀。非常可爱。而孩子们则对那只小船产生了浓郁的兴趣。

作为东道主的小男孩和小女孩很娴熟地坐在乌蓬船里,拿起双桨,划了一圈。

城里的四个孩子看着他们成功归来,又欢喜,又激动,又害怕。水到底有多深呢?拿个树枝试一试。还好,不到1米左右吧。

谁先尝试呢?你推我攮中,文君和雅文勇敢地下了船。其他孩子则在岸上,兴奋大叫,来回奔跑,想要接应他们。而两只大狗,听到孩子们的叫声,也跟着狂奔,虽然不咬人,但也让孩子们一惊一乍。

文君和雅文上岸后,雅歌和箴言也想划船,但又担心会掉到河里,而且两人重量并不平衡。最后,文君大姐姐自告奋勇坐进船一头,雅歌箴言一起坐进船的另一头,那两个村里小朋友帮忙推船出港,小船前进了。

晃晃荡荡地,颠颠簸簸的,伴着桨声、狗吠声,还有孩子们的尖叫声,一路有惊无险。不过,快到岸上时,箴言一个不小心,一只脚没挪上去,踩到了水里。他大声求救,孩子们赶快把他拉上岸来。裤管和鞋全湿了。

这可怎么办?我没带备用的裤子,有点着急想找个干净地方烤烤,又给丈夫打了电话让他提前开车来接。但儿子跟没事人似的,意犹未尽,还想继续在这里玩。而偏偏那个小男孩说:“前面还有一个武场呢,我带你们去吧!”

于是,我们跟着小男孩小女孩,穿过小院子的后门,再往前走了两步,进入另外一个大门,又一只大狗咆哮着扑了过来。不过,我们对辛庄的狗已经完全不害怕了。

大门内,居然是个很宽阔的天然草地,虽然没有塑胶跑道,但有木头的秋千,木头的滑梯,有练习沙包和站桩的地方,有一大圈黑漆漆的橡胶轮胎,有一条长长的平衡木,有冬日泥土与荒草的气息……

这时,这两拨萍水相逢的孩子已经成了好朋友,大家分成两组,在平衡木上兴冲冲玩起“剪刀石头布”的对抗游戏,开心极了。

在孩子们的欢声笑语中,月亮升起来了,明亮而皎洁。村子真安静。突然想,男孩子在这样返璞归真的环境长大,会不会更健硕?

催促他们好多次,终于拖泥带水地离开了武场。

“武场旁边就是我家。我要走了。”小男孩有点依依不舍地说:

“我还不知道你叫什么名字呢!”

“我叫小栋。”小男孩长得相当漂亮,大眼睛一闪一闪。

我把他送到家门口,一看门内摆着好多埙。听说辛庄为艺人卧虎藏龙之地,直觉这应该是个艺术之家。于是问小栋:“你回去问问你妈妈,我们能到你家看看埙吗?”

孩子跑进去,又跑出来:“我妈妈说可以,你们进来吧!”

我们走进去,看见一位穿着古装的典雅女子笑吟吟的向我们示意,墙壁一侧摆满各式各样大小的埙,据说都是他们自己用古法烧制的。

而后,小栋的妈妈用埙吹了一曲《灞柳情》。如泣如诉,悲怆清幽。

一曲落下,余音绕梁,而此刻,一年轻男子走出来,开始向我们介绍埙艺的独特魅力。想必,这就是小栋的爸爸。他介绍说南山华德福学校的一些孩子也在这里学埙。他的艺术工作室叫“张埙坊”,而他的名字居然叫——张埙。

最后,他们一家三口客客气气将我们送到门外。而月色更浓了。

“小朋友,哪里有吃晚饭的地方?”

“我家就有啊!你们跟我来!”小女孩娴熟的打开刚才那个落叶纷纷的小院子后门。

“你家开饭店啊!真不错。小朋友,你叫什么名字?”

“我叫小檬,柠檬的檬。”小女孩笑道,踏着欢快的脚步喊着,“妈妈,妈妈,有客人要来吃饭!”

穿过小院子前门,小女孩将我们带到蓝颜色的辛庄“蓝房子”饭店。小女孩的妈妈在厨房里忙碌,冲我们爽朗一笑。

这饭店虽然不大,但风格很古朴,生意也很兴旺。我估计店主人也是艺术工作者。见到悠然地喝着咖啡的老外,见到雅歌的同学“天才琴童”雨娃父子。

我们五个人分吃三碗牛肉面,面碗很大,分量很足。一碗18元。孩子们吃得津津有味。我笑着对他们说:“你们听说过一碗阳春面的故事没有?”

吃完面条,又碰见小女孩,殷勤地招呼我:“对面的酒吧也是我家的,我带你去吧!”

我在小檬的带领下,走进饭店小马路对面的酒吧,水泥做的石阶,原木做的吧台,很有味道;整体设计结构有点像高高的LOFT,被主人分割成好几层独立空间。最地下一层竟然是酒窖,浓郁的酒香扑鼻而来。

 

 

而酒吧的点睛之笔应该是酒吧正中的壁炉,一大段木头在壁炉里熊熊燃烧,温暖极了。儿子很开心地脱下湿漉漉的鞋子说:“看,我可以烤我的鞋子了!”

抱着儿子坐在壁炉旁边,我突然想起《沙乡年鉴》中的一句话:“你最好能将一块劈好的优质橡木放在壁炉上的柴架上,而且你的家中最好没有暖气炉。如此,当二月屋外暴风雪肆虐时,你便可以清楚地感受到那橡木正温暖着你的小腿。你会知道,到底是谁在严冬里给你带来了温暖。这一切,是那些一到周末就坐在电暖炉旁的城里人无法体会的。”

酒吧老板是一个斯斯文文的青年男子,很细致的为客人端茶送水,尔后,还轻轻弹起了吉他。想必,这就是小檬的爸爸吧。

走到吧台,我看到一张新出的唱片,写着李晓东的名字。

“是民谣歌手李晓东吗?”

“对,就是唱《冬季校园》的李晓东,他也住在辛庄。”

很快,7点就要到了,我们告别酒吧,进入辛庄艺术馆。

嗬!居然全是爸爸妈妈和小朋友们,甚至还有很小很小的婴儿。很高兴又见到了大学室友邢琪一家。

金师兄介绍一番后,年轻的男高音歌唱家李梅里开始演唱巴洛克时代的音乐。而音乐家马修在一旁伴奏。据说鲁特琴这个乐器在全世界都属罕见。

 

我作为外行,只觉得年轻的歌唱家唱得清亮美妙,但具体妙在何处也说不上来。倒是头顶上一双晃荡的小脚丫引起了我的注意,原来,好些小孩子不愿意规规矩矩坐在一楼的椅子上,就跑到楼梯上或二楼,围着栏杆自由地或站或坐,跟着曲子打着拍子,颇有童趣。但孩子们都非常的安静。

 

音乐会结束后,金师兄还设立了提问与答疑时光。这种近距离接触拉近了家长孩子与艺术家的距离,的确是大型音乐会没办法做到的。

丈夫开车过来接我们时,已经晚上8点多了,村子里还慢悠悠晃荡着推婴儿车的老外一家。好在回城的路上一帆风顺,半个小时就到家了。

此行匆匆,南山华德福学校、辛庄师范学堂、金师兄家的静修中心、有200多名画家聚居的上苑艺术家村也都没来得及参观。但是,辛庄的狗,辛庄的艺术馆,辛庄的吉他社,辛庄的小院小河小船,辛庄的武场,辛庄的埙艺,辛庄的酒吧,辛庄的音乐会,辛庄的落叶,辛庄的月亮……都留给我亲切的记忆。

或许等来年春暖花开之际,再去探幽?希望能再次见到可爱的小栋和小檬……

 

微信扫一扫
关注该公众号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