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们的树洞”系列之二|二线城市高中生心声:内卷之下,谁在乎我的压抑、焦虑、孤独?

Image

二线城市高中生心声:内卷之下,谁在乎我的压抑、焦虑、孤独?

口述:晓茫母女

写作:喻书琴

时间:2021年2月

一、晓茫母亲的困惑

我生活在中国南方一个经济还算相对发达的二线城市,有一个正在读高一的独生女儿。

我和先生是普通的工薪阶层,但我育娃心态一直平和淡泊,甚至可以说是很“佛系”,根本无意通过鸡娃实现什么门楣光耀阶层上升,只希望女儿身心健康快乐就好。毕竟我们都是过来人,知道一生是一条长线,高考只是其中一个小坎,没有什么一考定终身。

可是,就算我们家庭自己不“鸡娃”,社会舆论要“鸡娃”,学校老师要“鸡娃”,学生们之间更是暗暗较着劲“自鸡”——这种密密麻麻的内卷化程度是我始料未及的。

众所周知,内卷化是近几年来中文网络上非常流行的一个术语,主要用来批评教育行业的恶性竞争,校方、学生、家长都进入了互相倾轧和内耗的状态。

不过,一些教育专家把解决之道放在家长自身的改变上——放低要求、放平心态,不要做虎妈鹰爸。记得清华教授刘瑜的一篇育儿长文《我的女儿正势不可挡地成为一个普通人》便是现身说法,提倡做顺其自然心胸开阔的佛系家长。

但刘瑜的立场却导致了民间家长们的激烈争议,支持者称之为一股“清流”,反对者斥之为一碗“毒鸡汤”,互相对撕,而“鸡娃”和“佛系”两个网络新名词也应运而生,成为面对内卷化的不同家庭心态的标签。     

我自己是支持刘瑜的,但大环境席卷之下,想要逆流而上的小家庭倍感孤立无援,尤其孩子进入青春期之后。

青春期的孩子很细腻敏感,受同龄人的影响远大过父母的影响,同学们的一些话,老师的一些话,都会让多愁善感的他们感到受排挤和鄙视,在这种竞争白热化的生态大环境下,哪怕有再开明再宽松的家庭小环境,也未必能左右自家孩子。

现在我女儿已经有一些轻微抑郁症倾向,而且睡眠极少,情绪容易焦虑低落。小小年纪就有很多苦涩。 
 

所以,媒体最应该关注的重点,不应该是改变家长的心态,而是改变过度竞争化的学校氛围,改变过度应试化的教育体制。

可是,这种改变需要很多年的过程,我曾犹豫要不要将女儿送出国留学,毕竟压力会小不少,但又担心女儿已经进入高中阶段了,难以适应异国他乡的节奏,会导致种种新的心理问题,也就放弃了。
    
想来想去,我只能慢慢陪女儿熬过这几年关键成长期吧。

   
      
二、晓茫的困惑

我叫晓茫,今年16岁,读高一。     
      
我从小就爱唱歌,小学时,参加过合唱团,音乐老师一直夸我的嗓子好;初中时,我参加学校各种和演唱有关的活动、艺术节、运动会,花了很多时间练唱,也获得过区里独唱的前几名。     
      
我曾期待以后走艺考生的路,但妈妈的一个朋友是音乐圈人士,深谙圈内规则,直截了当对我说:“这条路太难了、太苦了,成功率特别低,还要家里特别有钱才能输得起,规规矩矩参加高考更稳当点儿。”

所以,我又期待能去A高中,那个学校整体升学率不错,还有市里最好的合唱团。但没想到,我落榜了,进了B高中,没有合唱团,也没有什么艺术氛围,有的,只是压抑。     
      
高一,16个班,每个班40多个学生。一律要求住校,封闭式的军事化管理,只有周末才可以回家。学校规矩非常多,不可以用手机、电脑,不可以带食物进教室,不可以把水杯放在课桌上,不可以交头接耳,不可以传小纸条,更不可以早恋——如果被发现,是要被劝退回家的。     
      
每天,都有老师在窗户边不断巡逻,到处都是监控和摄像头,被逮到不守规矩的学生就会扣分。     
      
班主任老师经常板着脸训话:

“既然你们来了这个学校,就证明你们既不是官二代,也不是富二代,你们的父母很平凡,你们也要接受自己很平凡,将来的孩子也会很平凡,不要想着考985,有大学上就不错了。现在每年高考人数有超过1000万人,其实真正能够上清北,甚至再扩大范围,能够上985的连2%都不到!就算加上211,这个比例也不会超过8%!”      
      
我们早晨5:40上早自习,晚上9:40下晚自习,已经够累了,但回到宿舍后还不能马上睡觉,有写不完的作业在等着我们:9门课的作业量,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生物、历史、地理、政治……      
      
写不完也要写,打着手电筒悄悄在被窝里写,还不敢让巡逻的阿姨发现。我一般写到11点多,但我的室友们有的经常是写到凌晨1点,第二天早晨5点多继续爬起来写,睡眠永远不够,但还要强撑着听课。     
      
我们那么用功,但成绩却不理想。好的时候中等,差的时候中下,我不明白这是为什么。     
      
我的室友们也不明白这是为什么。学校是按中考入学分数来划分床位的。刚入学时,我们宿舍女生成绩都是排名靠前的,但半个学期下来,排名都在往下滑。

可以说,全班的女生成绩都一般般,倒是男生们,那些平时打打闹闹、咋咋呼呼、作业也不按时交的男生们,成绩总排在前面。我们有点儿沮丧,难道男生真的天生就比女生聪明吗?     
      
也正因为如此,女生们更拼了,大家明面上不说,暗地里都在比较,比较谁最先去上课,谁最晚睡觉,谁最慢去吃饭,谁最先回教室。仿佛只有得到“最”,才会不输在起跑线上,而没有得到“最“,总会有内疚感和恐慌感。

我也是如此,自己11点就睡了,看到其他女生12点才睡,就会觉得自己不够用功不够拼,懈怠了,懒惰了,将来怎么竞争得过人家?     
      
这也使我变得患得患失。初中,我会参加感兴趣的课外活动,也爱看一些小说,《红楼梦》是我的最爱。但高中,我不敢再我行我素了。当我在练唱时,看到室友们在卯足劲学习,我就开始怀疑参加这些课外活动的意义。     
      
毕竟,高考还是一切都以分数为标准,唱歌能为我加分吗?不能。我甚至觉得中考失利就是课外活动参加太多引起的。我得收敛起那些随心所欲的想法,向千军万马挤独木桥的现实低头。     
      
我也变得敏感多心。老师或同学说的某句话,我会觉得是在针对我的讽刺,看到其他女生成绩比我好,我也会嫉妒,潜意识希望她下次考砸了。

      
但我初中不是这样的,那时的我,很单纯、很快乐,没想到高一我会变成这样。

没有朋友可以倾诉。在高中,和男同学是不怎么讲话的,和女同学之间表面上说说笑笑,但其实各有各的小心思、小算盘。我在高中没交到任何好朋友。初中倒是有一两个,但都考到了别的高中,远在天边,大家学习都很紧张,又能倾诉给谁呢?     
      
所幸,我有一个好妈妈,她是那种随遇而安、知足常乐的性格,也很有耐心,我每天都会打电话给她,讲讲自己的烦恼。不讲的话,我太难受了,她总是很温柔地听我、安慰我,内卷之下,唯有妈妈在乎我的压抑、焦虑感、孤独感,这算是我的幸运,虽然她不是专业咨询师,听多了也会担心我。     
      
学校每次考试都会把分数和排名发在家长微信群里,我觉得大庭广众下这么公开挺丢人的,我妈妈可能也不好受,看看自己女儿的分数,再看看熟人朋友孩子的分数,能好受吗?

但我妈妈从不斥责我,都是鼓励我:“没关系的,你上一个三本的地级市大学也可以。一生很长,高考不是一切,你平平安安就好了。”      
      
但我真的在乎,我还是希望能考个好大学的,985或者211,或者起码一本吧。

因为现在网络媒体上都在传递焦虑,阶层固化这么严重,不考上好大学,怎么能找到好工作呢?现在就连985或者211也出现就业难的问题,我也不知道将来考大学应该选哪个专业会有更好的发展前景和收入,没有人给我做职业生涯规划,总之,这些都让我焦虑。     
      
不知道到了高二会不会好一点,听说可以重新换寝室,可以选自己想学的课(七门课选三门)。我只希望高二作业量不要像高一那么大,希望同宿舍女生的暗暗比拼不要那么卷,希望自己能够有更长时间的睡眠。

说到睡眠问题,有个《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调查曾显示——

近七成小学生每天睡眠时间不足9小时,超过六成初中生每天睡眠时间不足8小时。对于高中生而言,每天8小时睡眠更是“痴人说梦”。而在众多造成学生们睡眠不足的原因中,“作业太多”成为了“罪魁祸首”,以56.67%的投票率高居榜首。

我算了算,我高一这一年,睡眠平均才5个小时。

   “朋友们的树洞”系列专栏

往期回顾

点击|两代女孩的心理困境:小县城教育内卷变本加厉(第一篇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