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曙色晨光

作者注:本章隐含的主旨如下:

来吧,我们归向耶和华!他撕裂我们,也必医治;他打伤我们,也必缠裹。过两天他必使我们苏醒,第三天他必使我们兴起,我们就在他面前得以存活。我们务要认识耶和华,竭力追求认识他。他出现确如晨光;他必临到我们象甘雨,象滋润田地的春雨。——何西阿书6章1-3节

现在她不得不更深地面对生命深处的撕裂和医治;打伤与缠裹……

面对与祂的相遇,她如何等候祂如晨光,如甘雨?

面对与父母的相遇,她如何处理过往的晦涩经历和现在的复杂境遇?

面对与他者的相遇,她如何以一个生命对另一个生命的本来面目敞开?

面对与自己的相遇, 她如何审视自己的成长?如何接纳自己的过去?

——引子

回顾婚后这曲折的一年,先是面对买房的疲惫,后是面对考博的失败,再是面对养育的艰难,继而是面对父母的压力,最后是面对病患的打击,在经历一系列具体环境的试炼后,在经历内心无数的愁苦、埋怨、忧虑、挣扎后,我的生命才开始一点点成熟起来。然而,雅歌的疥疮刚被治愈后,很快,新的一轮试炼再次临到——2007年3月,我第四次考博又失败了!

其实这最后一次考博我复习准备得非常认真,自觉考场发挥得也非常好,考完后,我对神说:“我已经努力到自己的极限了,如果再考不上,也就是你的拦阻了。”不过我总觉得“精诚所至,金石为开”,神这一次应该会给我开出路的,所以,几乎是充满乐观地等录取通知了。但万万没想到,我的专业课成绩还是不够理想,而竞争居然又是如此激烈,总分排下来,我再度名落孙山。

这一次,我终于知道了“精诚所至,金石为开”的限度,也是人本身的限度。虽然最初几天还很有些失落叹惋,但后来一想到决定考博之前在神面前的祷告词:“不要成就我的旨意,只要成就你的旨意。”反而释然了。

我本是一个信主前崇尚自我强力意志,信主后也喜欢自我设计服侍方向的人,但经过这些年的磨砺——传道弟兄那件事的磨砺,婚后各种生活环境的磨砺,我越来越相信,在服侍方向上,神的意念高于我的意念,神的道路高于我的道路。既然神四次都没有开路,也就说明做基督教学术研究并非是神为我预备的道路。至于神为我预备的道路究竟是什么,我现在并不知道,也并不着急知道,只要在神面前存着单单顺服和交托的心。到了时间,神自然会告诉我该走怎样的道路。现在没到时间,我就静默等候吧,有什么可以焦虑的呢?这样,四次考博失利后,我反而心里有了深深的平静。

又想,花这么多年考博,却被证明不是我将来的服侍方向,看起来似乎很浪费时间,但怎样才算不浪费时间呢?是以成功与否来衡量的吗?摩西花40年在旷野牧羊,和他后来的“服侍方向”——拯救以色列人脱离埃及也毫无关联,这也是浪费时间吗?不,我们的生命反而在挫折和失败中才能更深成长,若我们能在这样“无效”的时间中更加认识神,也更加认识自己,我们的一生就是活在永恒之中。就像卢云神父所言,神对我们一生的制作实在是一种“低度效率”,然而又是何等神圣的低度效率

突然想到我提交的“三年读博期间的论文计划纲要”,我当时选择的是C.S.Lewis的文学批评研究,倒不是自己有多大兴趣,而是导师认为意义深远。不可否认,这一课题自有其文学史上的价值,但并不是我个人所关注的价值,我关注的是能否借助研究更多认识真理,更深操练灵命,那么,花三年时间作这样纯学理化的研究是否值得?是否能对我的生命或他人的生命发生感染力?是否偏离我的初衷?

其实,考博前我在找资料过程中,就曾产生过上述疑惑,可惜,当时这些念头只是一闪而过,复习如此忙碌,并没有时间去反思。此刻我似乎有所顿悟了。当然,我并不是在找理由——为神拦阻我考上找一些冠冕堂皇的理由,来替神辩护,好让自己心安理得。从前,我遇到神的拦阻时,总是急于问神为什么,也急于帮神找理由,后来才发现,那些理由何等虚妄,况且神也不需要我为他找理由。他需要的只是我们单纯的信靠,如吃奶的婴孩信靠母怀。 

但不可否认,正是通过上述反思,我才想到,若想更深认识真理,更深操练灵命,做基督教研究并非是必经之路。这时,我又问自己,如果还有三年时间,甚至只有一年时间在世,我最大的心愿是什么?

第一个想到的居然写自传,把自己这些年的生命成长历程忠实地记录下来。颇有意味的是,这一想法竟然得益于新纪元运动倡导者胡茵梦女士的自传《生命中的不可思议》,一本我看了三遍后还会感动不已的书。

可以说,正是这本书让我第一次将新纪元运动的理论和新纪元运动的人物区分来看。不错,目前主内有很多研究剖析新纪元运动思想的理论佳作。但当我们面对那些接受新纪元运动思想的活生生的个体时,当我们进入到他们的独特经历、他们的具体挣扎之中时,才会发现个体生命本身所呈现出的含混复杂性,远不如理论那么简单,也远不是护教就可以解决的。

和大多自传一样的是,胡因梦按时间顺序写到了她前半生的经历:原生的家庭、父母的离异、懵懂的初恋、与李敖的婚姻,演艺圈的退出、单亲妈妈的选择,女儿的出生……和大多自传不一样的是,胡茵梦始终坚持用新纪元所倡导的内省精神来分析自己每一个经历:这种内省精神的核心就是“不断揭开被遮蔽的假我,不断寻找真正的自我”。她很细致地描述自己曲折的心路历程:她是如何在自我探寻中遇到那些让她生命得到启迪的人——尽管那些人多是其他宗教的修行者;又是如何在意义追问中遇到那些让她心灵得到改变的书——尽管那些书也是新纪元思想的书。但我反而能以另一个同行者的身份,而非一个护教者的眼光来理解她的选择,并走入她的感觉了。

另外,让我感动的是,她能够如此真实地审视生命中那些挣扎、那些错误、那些成长的疼痛,因为面对真实是需要极大的勇气的。更让我感动的是,她虽然推崇新纪元运动,但并不以“得道者”自居,相反,她还是很诚恳地坦言自己的很多困惑和矛盾,即使在全书的结尾,她仍不回避生命中还会遇到各种问题。所以,我看到的不是一种主义和学说,而是一个在用心行走的个体生命。所以,当我在此书中与她相遇时,不是一个基督徒与一个新纪元运动的人士相遇,而是一个个体生命和另一个个体生命的相遇。

受胡因梦的感染,我也想到以这种方式写一部自传,袒露自己这些年来的生命成长历程,像她一样不回避这些年中的种种际遇,种种问题。唯一不同的是,在我的故事里,不仅能看到自己蜕变和成长的路,更能看到神拆毁和重建的手。如果这些故事能让他人的生命与神相遇,我即使死也无憾了!直到这时,我才惊讶地意识到,原来自己目前最大的负担竟是信仰写作,而非信仰研究!

想到这一点时,我自己都吓了一大跳,写作?不可能!事实上,我当时立刻否决了这条思路。虽然我偶尔写点东西,但我从未想要做一个什么专业的“自由撰稿人”!一则文采比我优美,思想比我深刻的自由撰稿人比比皆是;二则做一个自由撰稿人太不靠谱,而做一个主内的自由撰稿人更不靠谱,此职业不仅游离社会正常体制之外,也游离于教会正常机制之外,我父母绝不会答应的;三则自由撰稿人大概连自己也没法养活,时下有闲有钱的小资人士才专门做这一行,我们家现在欠那么多债,还是赶紧找一份稳定工作养家糊口吧。

然而,静下心来却又想,如果这真是神的呼召呢?那么,能力欠缺、职业边缘、收入不稳都不是最重要的考虑。我写作的目的岂不是为了求神的国和神的义?这么多年磕磕绊绊走过来,难道我还不相信神的恩典够用?

于是,开始反复听那首《求你拣选我道路》的赞美诗:

求主拣选我道路,为我计划安排; 我无自己的羡慕,我要你的意念。你所命定的前途,无论如何困难, 我要甘心的顺服,来讨你的喜欢。

我的时候在你手,不论或快或慢, 照你喜悦来安排,我无自己喜欢; 你若要我再忍耐,许多时日年岁, 只要是你的旨意,我都心悦诚服。

这首歌总是让我感动甚至流泪,于是,我对神祷告道:“主,你来拣选我道路,而我来学习交托和顺服,求神让我越来越看淡外在环境对我的影响,对自己有合乎中道的认识,也逐渐学习靠信心生活!”

不过,在没有完全清楚明确神为我拣选的道路之前,我只能一边走,一边等。

那时,已经是2007年3月底了,我一边计划写作自传,一边继续照顾女儿。她的小手牵着我,开始一点一点学迈步、学走路、学说话。阳光下,我抱着她唱歌、跳舞。她开心极了。

那时,我也看了不少主内婚姻家庭辅导书,大多建议母亲们在孩子3岁前花更多时间和他们建立亲子关系,以帮助孩子更健康成长。其实从感情上来说我也愿意在家一边写作一边照顾雅歌,但还是鼓不起这个勇气,因为内心仍然充满太多负疚。一则父母见我还是考博再度失利,非常失望,更加焦虑于我的未来出路,所以觉得只有去工作才能让他们高兴一些;二则我自结婚后也一直为在经济上不能为利未分忧解难而自责,所以觉得只有去工作才能让他轻松一些。

在这种复杂心情下,我作出第一个决定:先找份工作。我如是宽慰自己:什么写作事宜先暂搁置一边吧,反正神目前也没有开路;什么亲子关系也暂搁置一边吧,反正3岁前的孩子也没有记忆。与此同时,我做出第二个决定:邀请母亲来京专门为我带宝宝。谁知,从此反而引出更多家常里短的事情来。

5月,母亲来京后,我开始找工作,所幸的是,很快就有一家我很喜欢的主内文字机构录用我去做编辑。两年前,我虽然在别的主内文字机构做过,但事工都并不成熟,也没有专门的编辑团队,我自己的工作只是简单校校稿,改改字,没受过专业的训练,所以,能到此公司,实在是神的恩典。正是在这里,我才开始一点一点学习如何做编辑,如何在工作岗位上操练生命,受益真是匪浅。此外,公司的气氛非常温馨,弟兄姊妹对事工的热忱,对肢体的关爱,让我格外感动。

不过,工作虽然安定下来,但家庭却开始出现“危机”——这主要与母亲有关。回忆起10多年前发生在原生家庭中的那段往事,我心仍有隐痛;但回忆起10多年后发生在自己小家庭中的这段往事,我更是心有余悸……

或许是从小感到家庭整体的冷漠,我和母亲从小就很生分,没有太亲昵的母女感情,这十多年来各自天涯,沟通也很少。所以,当我真正和母亲共同生活后,才发现心灵的距离竟然是那么地遥远。虽然我对她没有天然的感情,但我真心感激她那么老远为我带孩子,也真心愿意尽孝道待她,可惜,由于种种原因,她来京一年,总是不满。

她最初的不满是针对我的信主。和父亲一样,母亲也觉得都因为我信耶稣信过了头,读完研后,居然放弃了北京户口,到温州去弄什么基督教事工,后来回京了博士也没考上,白白念那么多书,反倒做了一名家庭主妇,让他们声名扫地、颜面无光。所以,母亲开始来北京时,一度很反感我信主,觉得正是“痴迷于基督教”才让我的生活道路越走越窄,选择了一条和她的期待大不一样的事业之路和婚姻之路。后来,在众弟兄姊妹专门的祷告下,在我每周日软磨硬泡的邀请下,她去了教会六次,逐渐消除了对基督教的反感,并在第六次做了决志祷告。尽管她告诉我决志只是为了让神明保佑我弟弟,属于动机不纯的那种。可惜,再后来,她很快迷上了古董投资,一心想着这些金石玉器,就再也不肯去教会聚会。但起码,她对我的信主也不再那么不满了。

她后来的不满便是针对利未和他的家人了。由于利未妹妹来京工作和我们同住,而利未弟弟读大学的生活费也由我们负担,所以,母亲心里很不平衡,总对我说:“利未既然成了家,就应该优先为你们小家庭的生计考虑,而不是他的大家庭。当年买房时怕你们银行按揭负担太大,才到处筹钱给你们,连我当月工资都拿出来了,电视机都没舍得买一个。本来,买房应该由男方家庭出钱的,这也罢了。最不应该的是,拿的是我们家的钱,居然还得负担他们家的人,我们家只想着为你们省钱,而你们反而要贴钱给他们家!你说我心里怎么能平衡?!”

加上母亲是一个内敛而细致、敏感而多疑的人,也很看重金钱,看到弟弟妹妹在有些生活细节的谨慎上没有达到她的标准,便很是不满。其实,要论生活细节,我比弟弟妹妹还粗枝大叶,但母亲不会“关注”我,只会“关注”他们;又看到利未几乎不做家务,便很替我不平,甚至从一些细节上做主观判断,利未爱他的家人胜过爱我,便常常在我耳边说一些含沙射影的话:“别对利未太好,都是基督教的教条禁锢的!要你一味顺服,自我牺牲,都信傻了!”

这样的话听多了,我便开始反感,觉得她怎么会有上述可笑的想法?怎么会在意这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归根结底,都是私有观念的问题!什么“你们”、“我们”、“他们”的,不都是一家人嘛,应当如教会弟兄姊妹一样同心同德才好,何必要分那么清楚?

于是,我反过来劝她宽容大度一些,又帮着说利未家人的好话,她听不进去,反而更生气——大约觉得我吃里扒外、不能同仇敌汽吧。两人每每争执到最后,她拿出的杀手锏一律都是当年借了我们那么多钱买房,做出了何等大的牺牲!我一听她说这件事,的确有一种吃人嘴软,拿人手短的深深亏欠感,又后悔当初走错了一步路,不该向父母借钱,导致如今受人恩惠,无话可说。

亏欠和后悔之下,我也当仁不让地说:我们很感激你,但你放心,我们会还的,哪怕我们把房子卖了也要还给你!记得有一次,她的言辞那么尖锐,气得我跑到大街上,简直想一头撞车死掉,然后,立刻给银行打电话要求办抵押贷款。人穷,志可不能短!

与此同时,利未也受了连累。刘志雄讲婚姻时说过:“一个智慧的妻子,在丈夫面前可以跟他提对方父母的不是,但别跟他说自己父母的不是。”但我生气之余做不到智慧之举,晚上总会把我的烦恼、我的忧愁跟利未倾述。他很心疼我,于是跟着我一起烦恼一起忧愁。

当然,即使我不倾述,他也看出我母亲一天到晚脸色沉郁,毫无喜乐,对他颇有意见,于是,利未逐渐害怕面对我母亲,虽然他一直努力想取悦她,给她买花、买衣服、买生日蛋糕……但母亲似乎对他成见很深,同时他也觉得,欠我母亲这么多钱,犹如寄人篱下一般,很不是滋味,着急把债还清,所以总想赚大钱——这种着急的心态自然会影响他的灵性。

他作为女婿,最焦虑的就是不知如何跟母亲做深度沟通。其实,我作为女儿,也同样焦虑于不知如何跟母亲做深度沟通。我家晚上有家庭查经,我邀请她参加,她没兴趣,即使参加十分钟后就打瞌睡;我家附近就有周日聚会,我邀请她过去,她也找理由推辞;我试图向她分享自己的信主见证,谈及如果没有上帝人生会出现怎样的虚无感,她觉得我简直杞人忧天。我发现,虽然做了这么多年的母女,但她的世界观、价值观、金钱观、婚姻观和我几乎格格不入,她在意的我不看重,我关注的她无法体会,除了带宝宝、做家务以外的事,简直没法深度沟通!

然而,沟通是当务之急,圣灵在我心里催促。我才开始为家庭的关系迫切祷告。以前,我也很努力为母亲祷告,祷告的主题都是——让母亲快点信主,她信主了,生命就会有改变;她改变了,我们家庭的关系才会改变。后来,圣灵逐渐也让我看到母亲没改变是因为我没有改变,就因为自己的傲气和“骨气”,没有做好柔润的光和调和的盐,家庭关系才如此紧张。此外,我和利未也有很多需要改进的地方,需要在生命性情上更谦卑,需要在生活细节上有智慧,更重要的是,需要对母亲有更多的接纳和爱……

不过我虽然清楚这些属灵道理,但做起来实在太难。我也主动和母亲沟通过,道歉过,虽然当天的气氛有些缓解,但因为根本问题——该不该照顾利未家人的问题没解决,几天后气氛又会再次紧张起来。

到了2008年年初,父亲来到北京过年,也逐渐受母亲影响,开始生出对利未和他家人的不满,家里的空气仍然压抑。虽然只是一些家常里短的小事情,但背后所象征的冷漠、偏见、自私之爱却令我心里极为压抑。10多年前,我就活在原生家庭压抑的气氛里,如今,我还要让自己小家庭的气氛继续压抑下去吗?

回顾这段不堪往事,我不知如何表述,和利未结婚三年时间,我们几乎没有争吵过,而母亲来京一年时间,我们竟然爆发过三次激烈的争吵!第一次,因为她无端指责我,我和她争执起来;第二次,因为她无端误解利未,我和她争执起来;第三次,因为她无端猜忌利未的妹妹,我再次和她争执起来……而我总以为自己站在公义这边,或许,我的确公义,但心里没有怜悯,所以,便表现出深深的愤怒情绪来。可是,为何没有怜悯呢?我能够宽恕自己在幼年时受到的那些旧痛,但却无法宽恕自己在成年时遇到的这些新伤。面对新的伤口,我做不到宽恕。或者,新伤让我情不自禁想到旧痛,便带出我无法控制的过激情绪出来。

爱是接纳。我发现,我接纳的底线是:他们的性情不再和从前一样。但事实上,他们的性情仍如从前一样,这让我无法完全接纳他们。我这才明白4年前做心理辅导的金老师对我所说的话:“你的接纳只是理性上的接纳,真正感情上的接纳,还需要漫长的医治过程。”。

或许,我的生命只能抵达这里,无法做光做盐,只能等待未来日子中神继续医治的手。医治我,医治他们。医治我们之间如此复杂的关系。

虽然日常生活中的磨砺仍然不断,但在这步履蹒跚的路上,我的生命还是在一点点成长。暗色与亮色的两条成长脉络的交织更加复杂。其实,这三年的婚姻生活,神学性的思考少了,但生活性的试炼多了,虽然琐碎、平淡,不过是一些形而下的事情,但内心的挣扎和熬炼也不亚于从前;所幸的是,神借着这些日常环境做着更深的拆毁和重建,也更深的帮助我在情感上的医治之旅,意志上的悔改之旅.

不止这三年,甚至每每回顾我这二十多年来自所走过的生命历程,心里都唏嘘不已,这条路走得越久,就越意识到自己的罪污离神的圣洁有多远,也越意识到神的慈爱离自己的软弱有多深。我更深体会到成长本身是一个复杂而细碎的过程,就像燕姐讲道时说过的:“神在时间的流程中带领我们一步一步成长,这种成长如同熬小米一样,神会用小火慢慢熬、慢慢熬、慢慢熬……

回顾往昔,除了对神的感激以外,也生出对人的感激——在成长各阶段帮助过我的人,他们有的是我的儿时友伴,有的是我的老师同学,有的是我的师兄师姐师弟师妹。他们中绝大部分都还没有信主,但都于我有涌泉之恩。有道是“谁言寸草心,抱得三春晖”,我如滴水一般能回报的,就是把世界上最美好的恩典——福音带给他们。事实上,我真心觉得他们大多都比我良善仁义,连我这样糟糕的人都能得到救恩,我何等盼望他们同得这福音的好处!又何等盼望他们能在各自的生命之路上与这位又真又活的神相遇!

于是,在2007年辞旧迎新之际,我花了几天时间开始着手整理一份朋友名单,将我童年时期、少年时期、青年时期、成年时期所认识朋友按顺序记录了下来,最后发现竟然有100多人,可惜有些朋友的联系方式我都不知道了。一个接一个地,他们的名字在我眼帘浮现;一幕接一幕地,相识的情境在我脑海放映;一段接一段地,成长的历程在我内心涌荡,那些或轻盈或沉重的流年碎影……伤感中再次想起朴树的《那些花儿》:

她们都老了吧她们在哪里呀
幸运的是我曾陪她们开放

有些故事还没讲完那就算了吧
那些心情在岁月中已经难辨真假
如今这里荒草丛生没有了鲜花
好在曾经拥有你们的春秋和冬夏

你们就像被风吹走插在了天涯
她们都老了吧她们还在开吗
我们就这样各自奔天涯……
 

他们都老了吗?他们还开吗?他们在各自奔天涯的生命旅程中会遇见那位神吗?这些问题实在在我内心挥之不去,那时才发现,我最大的福音负担不是遥远的陌生人,而是这些曾在我的生命历程中留下过履印的朋友。

于是,2008年的元旦那天,我向神祷告:“主耶稣,为了你自己的荣耀,我在这里,求你差遣我,使我成为传福音的鸽子,向我成长之路上遇见的朋友,传你平安喜乐的佳音。”

从那天起,我开始按照这份名单逐一给朋友们打电话。很想表达我内心的复杂情感,但发现,最后绕来绕去仍然不过是“你最近怎么样?”“还好,老样子。你呢?”“我也很好”的标准交际模式,然后问几句关于工作、关于婚姻,关于从前共同认识的朋友的情况,大约也就比陌生人之间聊天气好不了多少。

是的,我们曾经在成长中的某一驿站相遇,可惜后来各自越行越远——地理上或许离得很近,但心灵上日益遥远。就像《睡在我上铺的兄弟》唱的:“你来的信写得越来越客气,关于爱情你只字不提,你说你现在有很多朋友,却再也不为那些事忧愁……”各自忙于应付具体的生活,那些关于生命、理想、心灵之类的事,只是在夜间独自忧愁,但彼此日益客气,日益陌生,日益只字不提。

我也曾经给不少朋友提过福音,但我常常感到,讲福音不难,好好掌握系统神学的框架,就基本可以讲述全备而正确的福音信息,难的是借着福音,建立和他人的深度关联性。我们如何敞开?如何交流?如何去——爱?

爱需要恒久忍耐。我有没有花时间持续地进行关怀?没有,我的所谓“关怀”常常一阵一阵,一会儿大发热心,一会儿大为麻木,尤其落入到自我不良情绪中时,仰望神的心都缺乏,更不用说去关怀人了。

爱需要恩慈。我如何在做福音关怀和福音跟进时避免居高临下的态度?如何避免基督徒圈子里的语言思维模式?如何避免对人性的一味道德批判?如何更深入的了解每一个个体内心中的挣扎?

爱需要深度的敞开。因为,福音本是命题式真理,也是位格式真理。只有在深度敞开中,我们才会去掉任何的身份,哪怕是基督徒的身份,只是一个生命与另一个生命相遇。我如何先主动地敞开自己,使他人明白,我成为基督徒不是因为我有多好,相反,信主前和信主后,我都是有罪的、有病的、性情上有很多问题的,也正因此,才显出神的赦免、医治、更新来。我曾处在破碎中,希望能帮助同样处在破碎中的人;我曾处在伤痛中,希望能帮助同样处在伤痛中的人。我曾经处在软弱中,希望能帮助同样处在软弱中的人。

因着上述的思考,写自传的想法再一次强烈起来,我希望以纪实性的方式,将自己近30年来的成长之旅写出来,见证神在我这一罪人身上拆毁与重建、缠裹与医治的大能;同样,我也希望真实地敞开这些年生命成长中的每一历程,并盼望借着这种敞开,我与他者相遇,也盼望借着这种敞开,他者与神相遇。或者说,这样的一个“我”与这样的一个“你”,以及那样的一个“祂”相遇。

在酝酿自传的同时,才发现这些年我最关注的仍然是“成长”这一主题,不仅是关注自己成长的生命历程,也包括他人成长的生命历程:每一个独特的个体,是怎样在罪中一点点堕落,又怎样在光中一点点回转;这位行事奇妙的神是怎样在拆毁中一点点重建,怎样在鞭伤中一点点医治……

其实还没信主前,我就非常爱看见证,尤其《信仰之门》网站上、《生命与信仰》杂志上的一些见证对我信主影响很大。等到信主后,我继续关注和收集见证,但慢慢发现,见证类文字可以分为以下几类:一是外国弟兄姊妹的生平见证文字,比如一些宣教士类图书;二是在海外中国知识分子的信主见证文字,比如一些海外刊物的福音小册子;三是国内老一代属灵前辈的受苦见证文字,比如杨心斐老姊妹的《夜间的歌》、俞崇恩老弟兄的《十架窄路》等; 四是国内当代农村信徒的受苦见证影像,比如《十字架:耶稣在中国》中关于小敏姊妹等人的报道……然而我发现,反映当下处境、且是反映当下处境中的城市语境、且是反映当下处境中的城市语境中的基督徒的见证似乎较少。

本土的,当下的,城市的,基督徒的见证文字其实也不是没有。主内网站上越来越多人开始写自己的信主见证。有些还相当深刻感人,但这些见证主要聚焦于信主之前——写给福音朋友看的,主要展现的是从无神论到信主这段时间艰难而挣扎的心路历程和生活轨迹;至于对信主之后的具体心路历程和真实生活轨迹较少细述,寥寥数笔带过而已。然而,既然信主并不意味着“从此神的公主王子过着幸福的生活”,相反,会有更多情感上、理性上、意志上被拆毁、被重建、被医治的过程,也许,在信主岁月中生命的成长与积淀,也许比信主前更艰难、更挣扎,但也更光明、更荣美,为何不可以以具体纪实的方式写下来呢?

相反,看看基督徒以外的传媒世界,非常关注“民间真实生存状态”,不仅体现在诸多的都市纪实性文学写作上,和报刊开设的都市口述实录栏目上,中央及很多地方电视台都开始制作像《讲述》、《百姓》等纪实性栏目,因其真实,收视率很高。当然,我知道中国现在宗教政策比较紧,采访会有一定难度,写作也会有一定的阻力,但我觉得还是需要有人去做,否则,将来,这些真实的信仰岁月会慢慢淹没,渐渐遗忘。所以,以我之陋见,从当下处境和城市语境来切入中青一代基督徒群体的真实生存状态——这项文字事工仍处在空白状态;但这项事工也并非无足轻重。

恰好,因自己性格使然,我不太喜欢人与人之间泛泛的交际,但非常愿意和人进行一对一的深度分享,尤其喜欢倾听他人讲述其生活故事和成长历程——不管是对方信主前的,还是信主后的故事;不管是一个个体的成长史,还是一个教会的成长史;我在自己信主后切身的信仰成长历程中,一直关注当下处境和城市语境,以及生活在此间的这一特殊群体,故对这项文字事工有很深的感动和负担。

也感谢神,这些年间,会有一些弟兄姊妹愿意向我敞开。在每一次的讲述和倾听之间,我会觉得每一个生命都是在挣扎中成长的,而每一种挣扎都是独特的,值得我去重视和接纳的,我也因着这种敞开而与另一个灵魂进入更深的关系;

每次倾听完后,感动最多的,受益最多的,都是我,甚至感觉自己刚刚也进入了对方的岁月之旅一般。更感谢神的是,如果对方重点讲述的是其事工,我会从中看到神的国度、权柄、荣耀如何在各个领域默默扩展;如果对方重点讲述的是其生活,我会从中看到神的手如何慢慢雕刻他每个子民的生命时光。借着这些成长之旅在每一个个体身上的制作是何等柔细而恒久,我作为聆听者,大得信心的激励。

所以,逐渐听了一些讲述后,便有强烈的渴望把这些城市基督徒的生存状态以纪实的方式写下来,就像记者安顿做她的“情感口述实录”一样的方式。但我更希望以群体的方式来集中采写,因为觉得,在这片土地上,神的心意不止是得着一个人,而是得着一群人。

常常走在地铁里,我就会问自己,在这样一个喧嚣的当下,在这样一座华丽的城市,物欲和情欲如此拥挤,后现代思潮、消费主义生存方式如此普及,作为这样一群特殊群体,活在当下与永恒的张力间,也活在生存和信仰的张力间,他们在想什么?他们在做什么?他们的挣扎是什么?他们的破碎是什么?他们的仰望和喜乐又是什么?他们有的是牧者,有的是师母,有的是平信徒,有的是80年代后的青年,有的是大龄单身姊妹,他们各自有怎样的酸甜苦辣和悲欢离合?

我希望借着文字,多少能够给这座城市的这一群体留下一纸记录,一份档案,也希望这一群体之间也因着这种心灵的分享彼此得慰藉、得激励。但更重要的是,我希望借着对这一群体的描述,能够显出神在祂儿女的生命上和祂国度的扩展上的大能作为来。

事实上,这些年中,我一直在尝试采访和记录其他人的真实故事。不仅尝试写一个又一个的个体,甚至想尝试写一个又一个的群体:比如城市中青年牧师群体、师母群体、城市单身姊妹群体、基督徒艺术家群体、基督徒法律维权工作者群体、基督徒图书出版工作者群体……我将之定位为“当下城市基督徒群体的深度访谈和纪实写作”。

跃跃入试之下,却冷静地意识到,如果按这种思路写下去,势必会成为一项浩大的文字事工,然而,我没有那么多的时间写,白天全职工作,晚上兼顾家庭,周六处理琐事,周日参加聚会,根本挤不出时间写作。

重新审视,意识到最宝贵的时间都放在工作上,但我目前从事的编辑工作到底是不是神的呼召呢?好几天,我不断问自己这个问题,才发现我对主内编辑并没有特别的负担。我更多喜欢的不是编辑工作本身,而是一起工作的弟兄姐妹,还有工作单位温馨的氛围而已。为了谨慎起见,经过好几个月的祷告、与主编的交通、与利未的商量,对既往经历的反思,我日益清楚地看到,虽然信主这些年里,在文字事工这一大方向下,我尝试过做翻译、做编辑、甚至读博做信仰研究,但真正有负担的,还是信仰方面的深度访谈和纪实写作。深思熟虑之后,我写下《我的写作负担》一文,也借着此文更加明确了神的呼召。

虽然对神的呼召日益明确,但在意志上还是挣扎了一段时间,从某种意义来说,通过这些年的生活磨练,我越来越深地发现自己的软弱和小信,比起初信时的高蹈浪漫来,的确低调成熟了很多,但也失去初信时愿意为神的呼召抛头颅洒热血的激情,所以,总想再等几年再回应这呼召。自己还为自己找了各种理由:父母近在眼前,不愿意面对他们的拦阻;债务尚未还清,不愿意给利未增添负担;这项事工不能单靠我单枪匹马去做,但很难找到主内团体或机构的支持;我是姊妹,比较感性和个体化,要记录本土的,当下的,城市的基督徒群体,在写作架构的把握上需要有更广阔、更宏观、更高远的历史视野和教会观做支撑,但自己在各方面装备上还非常不够成熟……

但神慢慢让我意识到这些理由只是“等我得便”式的托辞,也让我意识到辞职不仅是写作负担的需要,也是家庭建造的需要——正如前面所述,由于我外出工作,女儿由父母在家照顾,利未的妹妹也住在家里,却总是让还未信主的父母难以接纳,常常为鸡毛蒜皮的小事冷言冷语,于是家中气氛始终紧张而压抑。或许唯一的调和之道就是让父母暂时离开,我在家一边带雅歌一边写作。

信仰是要付代价的,究竟是父母的阻力、经济的压力更重要,还是家庭的建造,呼召的跟从更重要?还好,挣扎中不断想起“先求他的国和他的义”,“你们的需用我都知道”“不要为明天忧虑”等鼓励,加上利未的支持,我终于决定按着神的道来选择生命的优先级,走这条信心的道路了。

2008年4月2日,生日后第二天,我辞职了。回顾这近一年在公司的经历,真是觉得我对公司的亏欠实在太多,而公司对我的恩惠实在太大。临走前,弟兄姊妹送别我,主编也勉励我:“万事互相效力,你在这里的编辑工作绝不是徒然的!”是的,每一个环境都有神的美意呵!

辞职后有一段时间,我都瞒着父母,到附近写字楼的大堂中开始写作自传,大堂中的警卫常常会显示出怪异的眼神,不过我也不理会。物质很简单:饿了,就吃一碗面条或者一个面包;渴了,就喝一口乐百氏。然而,心灵充盈,笔尖飞舞。而且中午时间我还能给弟兄姊妹和福音朋友打电话做一些关怀,比家中还自由。在小约翰弟兄的帮助下,很快就有海内外的弟兄姊妹看到我那篇《我的写作负担》,来函来电,问起我的写作事宜,让我大得激励。

但这样秘密地写作并非长久之计,不久后,终于告诉父母我辞职的事了,他们自然非常生气,不过面对他们的质问,我内心倒是很平安,神也赐给我温和智慧的话语来回应他们,最后他们也只好听之任之。所以,我这里也感谢父母对我的放手。

同样要在这里感谢神的是,我虽然不是一个好妻子,但神却赐给我一个好丈夫。

结婚之前,总以为是自己要去“服侍弟兄”,反而是婚后,才发现是自己受了弟兄的服侍。最让我得帮助的,大约就是利未在信仰上的平衡了。因为我在信仰上过于内省又好走极端,所以,这几年受他的耳薰目陶、潜移默化,我对信仰的认识越来越平衡。他信仰的平衡导致他性格的平衡,看问题想事情非常冷静理性。对于像我这样情感比较激烈、情绪大起大落的人来说,的确是一个很好的互补。

另外,结婚之前,总以为神已经彻底医治我,还总想去用爱去医治别人,反而是婚后,才看到其实身上有很多需要医治的地方,当它们在岁月中和环境中一点点暴露出来,会惊异地发现自己其实是百孔千疮。然而,即使如此,利未仍然非常的接纳我,包容我,给了我很大的自由成长空间。尤其这几年探索前面的道路,无论是选择考博,还是选择写作,他都让我自己做主,鼓励我往前,不会给我任何压力。对于从一个苛刻的原生家庭长大的我来说,这种宽容太重要了。当然,他的宽容是有底线的,当遇到大是大非的事情,而我又想偏行己路,一意孤行时,他都能持守圣经原则,以一种非常柔和的方式劝诫我。当我软弱想犯罪时,若不是他的鼎力坚持,我恐怕早已经犯下弥天大错来。

最后,这些年来基本都是利未一个人养家糊口,但他却毫无怨言,若不是他在外辛勤奔波,我哪里能自由自在地在家写作呢?

五月底,父母回家了,我开始一边带雅歌一边写作。

借着这半年的写作过程,神继续调整我的生命,让我体会到很多意想不到的收获。最初,我的写作目的非常明确。就如上述所言:“我希望真实地敞开这些年生命成长的每一历程,并盼望借着这种敞开,我与他者相遇,也盼望借着这种敞开,他者与神相遇。”但随着回忆的深入,才发现,我最需要做的是:帮助自己与自己相遇,或者说,帮助现在的自己跟过去的自己相遇。如何逼视自己的过去?尤其是成长经历中自己最不愿意回忆的地方,那些仍留着伤口尚未被完全治愈的地方,那些在仍在幽暗中尚未被彻底照亮的地方,这依然是一个艰难的过程。

有时候某些冰冷的暗流会席卷而来,令我情绪低落,几欲罢笔,才日益明白胡因梦所说的写自传是 “为了整合自己,做一次彻底的揭露自疗,串联起细微的因因果果,假如能因此而利益读者则更佳。”是的,她比我更清醒,“整合自己“比”利益读者”处在更优先的位置。然而感谢神,整合自己的过程中,神一直保守我回到祂平静安稳的源头,并以神雕刻的眼光来面对自己这三十年复杂的成长脉络。所以,这部自传,一面是自己和自己的相遇,一面也是自己和神的相遇。

因着写作目的的转变,我的写作态度也在转变。我本来是一个喜欢自我批判的人,很容易以旁观者的视角和过来人的身份来回忆自己,以用一种全盘否定的、居高临下的态度来审视往昔的成长轨迹,尤其是信主前的成长轨迹。这种写作态度听起来很属灵,但却缺乏俯就的同情心和同理心。所以,就像我曾经发觉的:反思这个东西有时也真够残忍,它只注重结果的错与对,摆出很超然很中庸的理性静观态度,却不关注每一个个体在从错走向对的过程中,所经历的情感投入,那些挣扎,那些疼痛,那些眼泪,那些为成长所付出的辛酸代价,甚至为相信错误所付出的全部激情和真诚,竟都化作一个又一个的自嘲而已!

其实,按圣经真理对成长经历进行批判是容易的,困难的是在批判之前先充分进入自身复杂的成长体验,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成长真是不可重演的一次性体验,不仅别人无法体会,就连成长后的自己也无法完全体会。不过这半年来,通过细细阅读昔日的文章、信件、日记等旧迹,我才能逐渐走进昔日的具体处境,才能稍微体会到处境中的我为何会有那样“不成熟”的思想情感,才能变得以更接纳的心来面对自己。若不能接纳昔日的自己,如何接纳如昔日自己一样还处在挣扎中的他者呢?

所以,借着写作才发现,最初以为是我在走信心的道路,后来才发现是神在施恩典的道路。

唯独恩典。

第十五章:曙色晨光》上有4个想法

  1. “也许,在信主岁月中生命的成长与积淀,也许比信主前更艰难、更挣扎,但也更光明、更荣美,”

    说得非常好!你的文章很有价值!希望你坚持!

    自由撰稿人的生活压力是很大的,愿主给你力量!

  2. “我本来是一个喜欢自我批判的人,很容易以旁观者的视角和过来人的身份来回忆自己,以用一种全盘否定的、居高临下的态度来审视往昔的成长轨迹,尤其是信主前的成长轨迹。这种写作态度听起来很属灵,但却缺乏俯就的同情心和同理心。”说的太好了!,这就是深层次的自己与自己相遇!

  3. 爱是接纳。我发现,我接纳的底线是:他们的性情不再和从前一样。但事实上,他们的性情仍如从前一样,这让我无法完全接纳他们。我这才明白4年前做心理辅导的金老师对我所说的话:“你的接纳只是理性上的接纳,真正感情上的接纳,还需要漫长的医治过程。”。

    若不能接纳昔日的自己,如何接纳如昔日自己一样还处在挣扎中的他者呢?

    共鸣。

    谢谢鱼姐

麦克进行回复 取消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